SolyBlog

Japan Culture |日本的「月見」與「中秋節」原來不一樣

Japan Culture |日本的「月見」與「中秋節」原來不一樣

當我們想到秋天的滿月,腦海裡大多會浮現中秋節 —— 提燈籠、吃月餅、闔家團圓。
但在日本,人們同樣在秋夜抬頭望月,不過這個節日叫做「月見」(Tsukimi,意思是「賞月」),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
日本的月見

歷史起源:最早可追溯到平安時代(794–1185),當時貴族會在庭園裡設宴、對著滿月吟詩。月見除了是美的享受,也帶有祈求豐收的意味。

傳統供品:必備的是月見糰子(tsukimi dango),象徵感謝大自然恩賜;同時會插上芒草(susuki),祈求農作物順利。

當季食物:栗子、芋頭、番薯等秋收食材常常會出現在月見餐桌上。

為什麼日期不同?

中秋節:固定在農曆八月十五。

日本月見:同樣依循舊曆,但日本在明治時期(19 世紀末)改用太陽曆(西曆),將傳統節日換算到新曆。因此有時會和中秋節同一天,有時會錯開一天。

2025 年的日期

  • 中秋節:10 月 6 日(星期一)
  • 日本月見:10 月 7 日(星期二)

這樣的差距,就是因為曆法換算的不同所造成的。

現代月見文化

今天的日本,除了在家中擺放糰子、芒草,還有一些新奇的流行:

  • 餐廳、便利商店會推出「月見限定菜單」,例如雞蛋料理、兔子造型甜點。
  • 麥當勞日本每年必定推出「月見漢堡」—— 上面放一顆半熟蛋,看起來就像一輪金黃的滿月,成為秋天最具代表性的快餐美食。

Q&A:月見 vs. 中秋

Q1: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嗎?

中秋節:傳說嫦娥偷吃長生不老藥,飛到月亮。

月見:沒有嫦娥,而是「月兔搗麻糬」的故事。

Q2:日本也吃月餅嗎?

中秋節:重點是月餅、柚子、水果。

月見:吃糰子、芋頭、栗子,很少有「月餅」;和菓子會做成兔子或月亮形狀。

Q3:會提燈籠嗎?

中秋節:提燈籠、賞花燈,是許多華人小孩的童年回憶。

月見:沒有燈籠習俗,日本人更習慣靜靜看月亮,或用芒草裝飾。

Q4:兩者都強調團圓嗎?

中秋節:講究「人月兩團圓」,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。

月見:較安靜,不一定要大家庭團聚;一個人泡茶、吃糰子賞月也很常見。

月見禮盒推薦

如果想在海外也體驗日本月見,不妨參考以下幾款來自福岡及知名品牌的禮盒:

  • Ikkyu Tea - Yame Sencha + Gyokuro 雙罐高級禮盒:來自福岡縣內的八女茶(玉露 + 煎茶雙款),品質極高,是代表九州茶的優秀禮盒。
  • Ikkyu Discovery Box - 九州農家茶款:包含多款九州茶農出品的茶葉,口感多元,適合想體驗不同茶風味的茶友。
  • 祇園辻利 抹茶菓子 + 煎茶詰合せ禮盒:抹茶甜點搭配煎茶,茶香與菓子結合,非常適合月見夜搭配糰子或甜點享用。

在家體驗月見

  • 準備小糰子或麻糬當「供月」點心
  • 插幾枝芒草或秋季花卉
  • 沖一壺日本茶,搭配和菓子或抹茶甜點
  • 點燃日式線香,靜靜賞月

SolyJapan 搜購日本 為你嚴選日本茶、線香與季節好物,讓你無論身在何處,都能體驗日本月見的寧靜與美好。

Back to blog